序批示活性污泥工艺的发展事实上先于连续性活性污泥技术。1893年Wardle处理生活污水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工艺。
尽管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的最初模式,由于进、出水切换复杂,变水位出水、供气系统易堵塞及设备等方面的原因,限制了其最初的应用和发展。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,随着各种新型设备、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使用,作为活性污泥法开发初期的间歇运行操作中的诸多问题,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解决,因此该工艺的优势逐步得到发挥,并使该工艺迅速得到开发和应用。
随着人们对SBR研究的深入,各种新型的SBR工艺不断出现。20世纪80年代初,澳大利亚开发出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(intermittent cyclic extended activated sludge,简称ICEAS),接着在197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ICEAS废水处理厂。随后在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地得到了推广应用。后来美国的Goranszy教授利用活性污泥基质积累-再生理论以及污泥活和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,相继开发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(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,简称CAST)和CASS工艺(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,简称CASS)。这个时期,SBR的研究在与其他工艺的结合上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。如MBR工艺、DAT-IAT工艺、UNITANK工艺和AICS工艺等,其中DAT-IAT工艺和AICS工艺由我国自行研发设计,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。
1985年,我国在上海市武松肉联厂首次采用SBR工艺,随后SBR工艺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,到目前为止,国内各大、中城市均有SBR工艺应用的实例。
目前,SBR工艺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、屠宰飞鼠、化工废水、淀粉废水、啤酒废水和其他一些工业废水的处理中。它高效、经济、管理简便适用于中、小水量的污水处理,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